建筑历史
建筑历史 林少伟:亚洲城市中的公民建筑师|“逝者如师”系列
林的去世,或许真的标志着建筑师作为空间公共知识分子时代的终结。那么今后,要靠怎样的“斗争和较量”,才能在亚洲城市中,最终实现林一生的热望——公众-政府-开发商的三赢局面?
建筑历史 矶崎新:暗黑反讽、另立中央|“逝者如师”系列
崇高诗意,紧跟着暗黑反讽;在暗黑反讽中,努力重建崇高诗意——这是矶崎新的魅力。
建筑历史 文丘里的暧昧空间诗学
“我们必须区分品味和时尚。时尚,对为变化而变化的热衷、对新鲜事物的欲望,是非常短命的;品味则来自更深的源泉。”
建筑历史 阿尔托:对自然、文化和社会的三重礼赞
“也许阿尔托作品的最杰出特征——这特征似乎与他对意大利城镇的研究相关,是他努力使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。”
建筑历史 1932:“中国建筑”的观念构筑 |“梁思成与他的时代”演讲之二
动态、复杂的历史需要相应动态、有效的历史观念和方法。历史是活生生的,史学研究也应该是活生生的。
建筑历史 为什么要把建筑史与社会史连起来写?|“梁思成与他的时代”演讲之一
梁思成那一代建筑师在新中国十年间,以沉重代价换来的精神遗产,不该被遗忘。
建筑思想 建造的诗学,促成“公共显现” | 弗兰普顿2019索恩奖章获奖演讲
Frampton =法兰克福+炸薯条
建筑历史 独裁者的通天纪念碑,成为年轻人的游泳池
一些无风的夜晚,这蒸汽大厦像是克里姆林宫另一边的圣巴西尔教堂的巨型放大,甚至比它所取代的那个荒谬结构还要大。这是虚拟建筑的报到?
建筑历史 纪念胡慧姗(们) | 5.12大地震十二周年祭
“这个纪念馆,是为他们的女儿,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——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。”
建筑历史 从瘟疫隔离到全景敞视 ——疫病期间读监禁史(二)
瘟疫过后,在所有空间和人表面上恢复流动之后,“中心监控”会成为社会管治的常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