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術
研究

【研究】香港市政大厦模式在深圳落地的可行性

通过系统整理和引介香港“市政大厦”的经验,协助深圳福田区制订其街道、社区一级的公共服务提升空间规划

  • 项目类型学术研究
  • 研究周期2019-2020
  • 研究团队朱涛、章竞文、朱逸蕾、Karen Ho Ka Wing、何牧
  • 委托方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项目类型学术研究
  • 研究周期2019-2020
  • 研究团队朱涛、章竞文、朱逸蕾、Karen Ho Ka Wing、何牧
  • 委托方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

香港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推动“市政大厦”(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)模式,即针对每一个地区内分区(sub-district)实际需求,在一块集约土地上,修建一栋高层建筑综合楼,为社区提供一整套服务设施。它在同一块基地上,将多种公共服务功能垂直向上叠加,使一栋楼内囊括市民必须的日常生活设施:买菜、吃饭、学习、运动、交往……它是一种垂直城市、三维城市生活综合体。这种模式延续至今,发展至全港总计有41座市政大厦。该模式可为福田区社区服务建设提供借鉴经验。

香港市政大厦功能布置及管理模式
实例:香港仔市政大厦
实例:大角咀市政大厦

深圳可行性研究

从公共服务全境规划、现实中可利用土地资源、建筑设计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入手,探讨“市政大厦”在深圳的落地可能性:

  1. 在规划层面上,引入“15分钟生活圈”的概念,以界定每一栋“市政大厦”所含公共服务的理想辐射范围。
  2. 在建设场地上,在福田区现有可开发用地中,选取八个地块,推荐为可能试点地块。
  3. 在建筑设计上,拣选福田市中心的一个地块,开展概念设计,以示范“市政大厦”的用地高效性,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灵活性。
  4. 在管理层面上,从“市政大厦”的建设、运营和维护三个环节,为“市政大厦”在福田区的管理模式提出建议。
在福田区拟建市政大厦的管理模式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