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建筑学的决定性时刻——希腊建筑之旅
掌握破解建筑的线索,把握建筑学的决定性时刻。
分享文章
按照希腊神话,世上第一位建筑师是代达罗斯Daedalus。他建造了克里特岛迷宫,把牛头怪困在里面。但代达罗斯真的懂建筑吗?他忙于建造,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所建迷宫的结构,最终把自己也困在里面。
勇士忒修斯Theseus 要进入迷宫,破解困局。忒修斯的情人、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Ariadne 给了他一个线团,可在迷宫中标记退路。正是凭着阿里阿德涅给的线索,忒修斯才顺利进入迷宫,杀死了牛头怪,并带领困在迷宫中的雅典人成功逃离。是不是阿里阿德涅才真正理解建筑,因为她掌握了破解建筑的 “线索”?

今夏,让我们前往希腊,获取理解西方古典建筑、乃至现当代建筑的关键“线索”。
我们将以雅典为基地,迎着地中海的阳光,穿越伯罗奔尼撒半岛,考察十二处世界文化遗产,参观二十余座希腊国宝级建筑和建筑群。但愿追溯一个古老文明,重温人类童年的一段光辉岁月,学习一个悠久的空间传统,能帮我们更清晰地定位今天的自己,探讨如何与人类的过去互动。
旅程的首要目标是梳理出希腊建筑从荷马、古风、古典到希腊化时期的演变谱系。为此,我们将参观迈锡尼、德尔斐、奥林匹亚等著名圣地遗址,饱览神庙、剧场、竞技场等空间设计原型,漫游拜占庭修道院,攀登漂浮在 “天空之柱”上的修道院聚落……
为了更综合理解希腊建筑,我们还将在旅程中分享阅读希腊史诗、神话、哲学、雕刻、绘画的心得,把空间艺术放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考察。
当然,不可或缺的是整个行程的绝对高光——雅典卫城。我们将从山脚拾级而上,体验当年雅典城邦公民在山下迪奥尼索斯剧场观看悲剧、宣泄情感后,列队上山,虔诚祭祀雅典娜的仪式;我们将研究卫城建筑群的组合关系,并探究俄国导演爱森斯坦,如何在1937-40年间,受卫城空间的启发,完善了电影蒙太奇理论?我们将一一观摩希腊古典建筑的四盏明灯:卫城山门、雅典娜胜利神庙、伊瑞克提翁神庙,最终企及帕提侬神庙。在赞叹帕提侬作为多立克艺术的巅峰,其雕刻与建筑的绝对融合之余,我们或许刹那间能理解:为什么柯布西耶在1923年的《走向一个建筑学》——一部终极的现代建筑宣言中,会赞美古老的帕提侬:“两千年来,那些看到帕提侬的人,无不感悟:这是一个建筑学的决定性时刻。”






今天的我们,能否把握我们自己的“决定性时刻” ?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立足当下,发展出破解传统的新线索,能否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达至新的和解。在朝拜古典的旅程中,我们也将学习现当代建筑师如何创造性地诠释和转译古典传统。比如,我们会特意踏着希腊现代建筑师迪米特里斯·皮基奥尼斯(Dimitris Pikionis)利用雅典 “城市更新”所产生的巨量拆迁残片铺就的景观步道,前往雅典卫城。抬头远望辉煌的卫城、低头俯视脚下“感伤的地形”(皮基奥尼斯语)——我们将在这种交替体验中,体会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对峙和对话。同样,我们也会在格罗皮乌斯、屈米、皮亚诺在雅典的建筑作品中,体会他们如何以现代语言,向希腊建筑传统致敬,与古为新。

希腊古典建筑既是极致的,也持续向敏感的心灵开放。柯布西耶在希腊神庙的精准比例和建造中,理解了建筑发展本无新旧之分,艺术巅峰上只存在“一个建筑学”——“思想的纯粹创造”;康在希腊神庙柱廊的光影中,领悟到“光赋予一切存在”,而建筑的实体材料则是“消耗掉的光”;阿尔托折服于希腊露天剧场组织公共生活的完美形态,将其移植到他在寒冷北欧众多建筑的室内,以期重组现代公共生活……






希腊文明被推崇为登峰造极,也同样源源不断地为富于想象力的思想者提供新灵感。尼采在希腊悲剧中,发现了现代文明早已失落的“酒神精神”;加缪从希腊神话中,发展出面对黑暗荒谬,仍坚守正义希望的“正午思想”;三岛由纪夫感受到希腊灼热的阳光和风中,传递的是阿波罗精神,因而立志锤炼自己的体魄和美学;阿伦特从希腊社会中,辨认出人类的所有活动中,“劳动”、“工作”、“行动”之间的重大区别,并极力推崇人能走出满足基本生存的“私人领域”,而积极参与“公共领域”的伟大特质……




期待大家希腊同行,掌握破解建筑的线索,把握建筑学的决定性时刻。
分享文章
- “设计一个梦想城市容易;重建一个活的城市需要想象力。”—— 阅读简·雅各布斯:思考中国大城市的死与生
- 蟹行、驴行、骑士行—— 听《迂回艺术:柯布西耶的政治》有感
- 林少伟:亚洲城市中的公民建筑师|“逝者如师”系列
- 矶崎新:暗黑反讽、另立中央|“逝者如师”系列
- 文丘里的暧昧空间诗学
- Me Neither/我也没
- 阿尔托:对自然、文化和社会的三重礼赞
- 为什么要把建筑史与社会史连起来写?|“梁思成与他的时代”演讲之一
- 重新开端—— 康“起源”建筑思想的起源 | 纪念路易斯·康诞辰120周年
- 朱涛:广度的人与深度的建筑师
- 朱涛 | 画别2020:它真的那么糟吗?
- 建造的诗学,促成“公共显现” | 弗兰普顿2019索恩奖章获奖演讲
- 深圳高密度校园设计:“边界内突围”
- 空间行动 2016-2020|朱涛建筑工作室四周年
- 2020 穹顶世界 | N95之家——“回家”展中展
- 俄国自由像——2020年虚拟毕业典礼的虚拟感言
- 独裁者的通天纪念碑,成为年轻人的游泳池
- 纪念胡慧姗(们) | 5.12大地震十二周年祭
- 妄想狂-批判性——细读库哈斯的一座别墅(二)
- 不当记者的编剧不是好建筑师——细读库哈斯的一座别墅(一)
- 湛江港——人类错误的纪念碑
- 从瘟疫隔离到全景敞视 ——疫病期间读监禁史(二)
- 从四马分肢到灵魂整治——疫病期间读监禁史
- 形式追随热病:一场翻转香港城市格局的疟疾
- 疫病之下,香港菜市场转型的启示
- “建筑是治疗的机器”—— 读《疾病、疯狂、犯罪作为形式基础》
- 我们是否真正拥有“公共空间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