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涛
建筑历史 林少伟:亚洲城市中的公民建筑师|“逝者如师”系列
林的去世,或许真的标志着建筑师作为空间公共知识分子时代的终结。那么今后,要靠怎样的“斗争和较量”,才能在亚洲城市中,最终实现林一生的热望——公众-政府-开发商的三赢局面?
建筑历史 矶崎新:暗黑反讽、另立中央|“逝者如师”系列
崇高诗意,紧跟着暗黑反讽;在暗黑反讽中,努力重建崇高诗意——这是矶崎新的魅力。
朱涛 画别2022:正 · 负
绝不要变坏;好东西永远都是不易的。
建筑随笔 沃纳·赫尔佐格 x 朱涛:漫游在重庆大厦和香港仔
另一方向的科幻——“就想像香港三星期没有互联网吧!在这些美丽的摩天楼中,你不得不徒步上80层,而你的寓所里没有光。”
建筑历史 文丘里的暧昧空间诗学
“我们必须区分品味和时尚。时尚,对为变化而变化的热衷、对新鲜事物的欲望,是非常短命的;品味则来自更深的源泉。”
建筑随笔 Me Neither/我也没
还有一种性压迫,比性骚扰和性侵犯更隐蔽,也许更阴险,那就是系统性的“性忽略”。
建筑历史 阿尔托:对自然、文化和社会的三重礼赞
“也许阿尔托作品的最杰出特征——这特征似乎与他对意大利城镇的研究相关,是他努力使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。”
建筑随笔 短片《肯钟意香港》
“我认为,伦理问题也是精神、文化问题,同样也是政治问题。”
城市历史 从南京到北京,两部国都史的总结与终结 |“梁思成与他的时代”演讲之三
梁思成在建国初想象,满怀专业和社会理想的规划师,可以全局、长远、理性地主导区域和城乡规划,创造出完美、统一的“市镇的体系秩序”。而现实,完全是另一回事。
建筑历史 1932:“中国建筑”的观念构筑 |“梁思成与他的时代”演讲之二
动态、复杂的历史需要相应动态、有效的历史观念和方法。历史是活生生的,史学研究也应该是活生生的。